「消除肝炎,積極行動」專家呼吁:實施早期肝癌監測,減少肝病死亡
2024-08-02
在全球公共衛生領域持續聚焦健康議題的背景下,肝炎及其引發的嚴重后果——肝癌,正成為國際社會共同應對的重點。正值第14個“世界肝炎日”之際,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聯合多家權威機構,在北京國二招賓館隆重召開了“2024年世界肝炎日宣傳大會暨消除肝炎危害行動大會”。此次活動旨在響應“消除肝炎,積極行動”的年度主題,進一步推動我國乃至全球的肝炎防控工作。
此次大會吸引了超過400名來自國內外的專家學者、肝病防治專業人員及醫藥行業代表。與會者圍繞病毒性肝炎的預防、檢測與治療等關鍵環節進行了深入交流,分享了最新的科研成果與實踐經驗。國家疾控局領導、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中華醫學會、中華預防醫學會等機構的代表出席了大會,并就如何加強肝炎防控、推進健康中國建設發表了重要見解。
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理事長王宇主持
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第四屆理事長劉曉峰講話
國家疾控局副局長常繼樂講話
世衛組織駐華代表馬丁·泰勒致辭
在大會的亮點環節中,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詳細介紹了近年來在肝炎防控方面的顯著成就。數據顯示,我國病毒性肝炎的新發感染率和患者總數均呈現顯著下降趨勢,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及丙肝抗體流行率也穩步降低。同時,規范化治療的普及使得肝硬化和肝癌的發病率得到有效控制。其中,張文宏教授在 《上海市慢性肝炎人群肝癌篩查和長期管理探索》報告中強調,中晚期肝癌負荷過高,最主要的是要早期發現肝癌。
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 張文宏教授
針對肝癌這一嚴重威脅國人健康的惡性腫瘤,大會特別邀請了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的鄭素軍教授和美國紐約大學醫學院朗格尼醫學中心潘啟安教授,分別就肝病全程管理和早期肝癌監測技術進行專題演講。他們強調,通過無創篩查技術和定期監測,可有效識別肝病早期信號,及時干預,從而減少肝硬化和肝癌的發展,改善患者預后。
在大會報告《從肝炎至肝癌,肝臟疾病的全病程管理探索》中,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鄭素軍教授提到:中國消除肝炎威脅任重道遠,我國肝病患者基數大、負擔重,推進慢性肝病的全程管理。
通過無創篩查技術,如HBV RNA、GP73和肝癌三項(AFP、AFP-L3%和DCP)等在不同肝病的早期階段發現并及時治療,以較少終末期肝病的發生。肝臟疾病的全病程管理強調疾病以預防為主,實現早期篩查、規范診治和長期管理一體化,進一步改善肝臟病患者預后,延緩疾病進展。
大會《早期肝癌監測技術與臨床應用》報告中,潘啟安教授提出:通過定期的監測技術,肝癌尚未出現明顯癥狀時即可以被發現,這為患者提供了早期干預的機會,有助于降低疾病進展的風險。
結合早期監測技術的結果,醫生可以更加準確地評估患者的病情,從而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從而提高肝癌的早期發現率、優化治療方案、評估治療效果與復發風險、促進科研進展以及提升公眾健康意識。這些意義共同構成了肝癌防治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降低肝癌的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本次大會不僅是對過去肝炎防控工作的一次全面回顧,更展現了各界攜手合作的決心,以期達成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衛生威脅的目標。通過匯聚智慧、共享資源,大會為構建一個沒有肝炎威脅的未來奠定了堅實基礎,為實現健康中國戰略注入了新的動力。